办公系统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研发 >> 科研团队 >> 铜及特种合金创新团队 >> 正文

科技研发

Research Institute Overview

铜及特种合金创新团队
2022-05-05  点击:[]

一、团队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铜及特种合金制备与加工技术团队以数个在国内具有领先或优势地位的特色研究方向为主体,是国内一流的金属结构与功能材料凝固控制与数字化制备技术研究创新基地,建成新型结构、功能、结构功能一体化金属材料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基地。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与应用研究项目,以基础研究促进应用研究,为宁波高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二、团队带头人

李廷举教授:工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辽宁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学科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学分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金属凝固控制、连续铸造和电磁场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年先后承担和参加国家、省市及企业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1997年获日本钢铁协会论文奖,1999年获日本国国务大臣和科学技术厅长官的《瞩目的发明》奖,2004年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国优秀专利奖,2016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017年被评为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

三、团队研发方向

团队以金属凝固过程的电磁调控技术为研究主线,以基于同步辐射的原位可视化技术为特色研究手段,涵盖物理场(电磁场、超声场、脉冲电场等)作用下有色合金板、带、管、棒坯的连铸过程、复合/复层材料(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陶瓷等)界面的形成机制与制备、金属的净化与提纯、金属凝固过程的原位可视化、合金凝固异质形核的界面理论与细晶技术、高熵合金设计理论与大块制备技术、金属间化合物形貌控制技术、热电材料的掺杂设计与凝固合成等研究方向。

四、团队研究成果与应用领域

本团队带头人将凝固电磁控制与同步辐射基础研究结合起来,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和北京光源,在学术界最早将同步辐射原位可视化技术用于研究金属凝固电磁场调控动力学机制。本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优秀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余项。

(1)获奖情况


(2)技术专利

(3)应用成果

特色技术1:合金凝固原位可视化方法和装置(ZL201110438895.3)

针对铸造凝固中的黑箱问题,提出电磁调控下同步辐射X射线原位可视化新方法,实现了电磁调控下合金凝固行为的原位观测和实时成像

特色技术2:非真空CuCrZr合金圆坯水平电磁连铸技术(ZL201110286393.3)

通过电磁诱导“爆发”形核,控制凝固组织和裂纹,建立了世界第一条CuCrZr合金水平电磁连铸生产线,在非真空下连铸出直径87mm、长度50m、重2.6吨的无缺陷圆坯。

2F39E

成果产出:

1.学术成果:发表SCI 收录论文一百余篇。其中凝固可视化方面的论文SCI检索排名第四,EI检索排名第二。

2.应用推广:

五、合作单位

 

团队成员

李廷举 教授
李廷举 教授
王同敏 教授
王同敏 教授
卢一平 教授
卢一平 教授
曹志强 教授
曹志强 教授
接金川 教授
接金川 教授
康慧君 教授
康慧君 教授
郭恩宇 教授、国家优青
郭恩宇 教授、国家优青
张宇博 副教授
张宇博 副教授
陈宗宁 教授
陈宗宁 教授
郝志刚 教授级高工
郝志刚 教授级高工
张继敏 工程师
张继敏 工程师